郑棉期货价格走势 1月28日,中国储备棉管理总公司计划挂牌出库销售储备棉3万吨,实际成交1.3万吨,成交率69.77%,成交平**格16150元/吨(较前一日价格+26元/吨),折3128价格16026元/吨(较前一日价格+285元/吨)。
中棉集团储备棉有限公司总经理魏桥江在接受期货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此次储备棉竞价销售的优势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储备棉由内地库根据国内外棉花价格走势及市场需求不同,可通过对各交易所棉花品种行情的研究,总结出“一手抓现货,一手做期货”的有效方法;二是通过对全产业链和自己熟悉的涉棉企业进行分析,提前对棉花“一手抓期权”实施预购,并在不同棉花品种上进行充分的了解和调研;三是建立国内棉花市场的多个运行机制,在一些区域性或跨国纺织企业参与的基础上,在棉花、棉纱期货等交易品种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四是充分利用期货市场,为纺织企业、中小企业和棉纺企业提供了避险工具。
首先,上市首日郑棉期货价格以14600元/吨**,交易合约里交易标的是国产棉。截至收盘,最高价是2016年9月26日的18630元/吨,最低价是2016年10月27日的14701元/吨,成交最高价是2016年10月27日的15850元/吨。而上一交易日郑棉主力合约价格为15409元/吨,收盘价为15115元/吨。郑棉期价上涨,这也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保障。
其次,储备棉抛储利好不断。今年国家临储开启了4轮,据郑商所统计,计划投放棉花约2.5万吨,实际成交2.9万吨,成交率为97.9%。国储棉库存量高达200万吨,其中国产棉库存为100万吨,进口棉为100万吨。如果抛储以每周一次的方式进行,截至9月底,国家棉花市场累计成交量440万吨,其中累计成交69万吨,成交率为97.6%。2017年9月底,储备棉库存为105万吨,由于大量库存棉花无法出库,郑棉期货价格大幅上涨,新疆棉现货市场可供交割量为145万吨,其中新疆棉17.3万吨,较上一年度同期多10万吨。
最后,进口棉投放力度超预期。9月中旬,首批棉花进口配额为50万吨,剩余2万吨配额为32万吨,预计未来3个月,棉花进口量将在800万吨,为9月中旬以后的最高水平,从这个角度看,市场可能有超预期的需求。未来几个月,国际市场的棉价将受到国际棉价的压制,价格也将受制于国内外的供需关系。在此情况下,预计后期国内棉价或将出现下跌。
目前郑棉期价并没有出现调整,总体上仍处在震荡上行态势。之所以认为郑棉期货短期内会走出调整的“完美风暴”,是因为,郑棉期货已经从交易层面形成了比较明确的指引,国内市场的矛盾集中在下半年。
一方面,本年度新疆籽棉上市时间将短,从本月初开始,郑棉期货上市以来价格有走低的可能。一方面,棉花进口量下降,预计后续在新疆棉上市量将大幅缩减,另一方面,市场观望气氛浓厚,现货价格有回落的可能。另外,中美贸易战的问题,也影响了郑棉期货价格走势。
另外,本年度新疆棉方面表现一般,轧花厂、贸易商多持观望态度,实际成交价格较为平稳。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57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