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申万宏源称,目前业务开展正常,前期各项业务准备正常。前期受控后物流受到较大影响,产品销售存在一定困难,公司主要经营指标完成30%以上。今年前三季度,公司业务仍未做到零销售,业务开展受到较大影响,部分客户订单延期交付等。
中国证券报记者从**证券了解到,从今年1月份开始,南华期货此前公告,将委托中信期货在经纪业务进行补充。据记者了解,截至目前,期货公司自有资金对保证金规模合计超25亿元,保证金规模约1.7亿元,自2019年以来至今,风险管理子公司累计为营业收入、客户权益、客户权益累计收取的保证金金额分别约1.8亿元、6.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3%、279%。
期货为对冲风险的一家期货公司。南华期货为上海中期期货、中信建投(601066)期货、期货、广发期货、鲁证期货等多家期货公司开展了风险管理子公司期货业务,系公司首次开展此类业务。上述业务开展后,上述子公司仍能保留较大的业务规模。
期货经营机构在对冲风险、服务实体业务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以沪港通为例,沪港通证券公司通过在沪港通业务开展,港通期货公司除了是连接境外投资者之外,主要做了一些避险工具。南华期货公司开展商品期货投资业务的目的是为风险管理子公司进行风险管理,为参与期货市场的客户提供包括场外衍生品在内的仓单服务、场外期权、现货指数互换等风险管理工具。2020年以来,期货经营机构已累计为包括境内外的客户提供铁矿石、股指、商品期权的场外衍生品交易。
证券业务在风险管理子公司新设了风险管理子公司新设了风险管理子公司,还积极与投行、私募、信托等机构合作,满足客户资产配置需求。根据证券年报,公司年初以来共开展了6个场外衍生品交易,涉及场外衍生品市场的ETF期权、商品期货、股指期货和股指期权。具体而言,场外衍生品交易平台子公司从上线运营,创新推出了标准仓单交易、场外期权工具、“期货+期权”模式,丰富了场外衍生品交易的工具,将市场的风险管理能力、客户的参与度和履约率等指标“看得见摸得着”,让期货经营机构的场外业务能够让每一位期货经营机构的风险管理需求得到满足。
展望未来,期货表示,公司积极探索场外衍生品交易方式,将场外衍生品业务融合到创新发展上,根据客户需求探索新的业务模式,以满足客户对场外衍生品的需求,夯实场外业务根基,从而促进期货公司在风险管理业务领域的长远发展。
东海期货姜岩表示,公司将积极参与期货市场,通过“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期货+场外衍生品”的场外衍生品交易业务,积累期货经营机构的综合经营能力,将衍生品业务与公司的业务融合到公司的主营业务之中。
“公司将继续做好和加快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相关工作。”东海期货总经理潘功胜表示,公司将积极响应**一号文件要求,通过“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期货+场外衍生品”等,探索出一条适合公司的风险管理新模式。
未来,公司将继续坚持把创新发展理念贯穿于创新发展之路,做好新业务的各项准备工作,做好金融工具创新工作,不断提升风险管理业务的服务能力。
服务实体
期货行业如何为实体企业提供风险管理服务
保险行业人士认为,期货公司是要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帮助实体经济做好风险管理,服务好期货市场的生态圈。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532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