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尔雅期货公司首席许惠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从基本面角度看,今年以来,大宗商品价格出现大幅上涨,作为资本市场最重要的期货品种,资本市场功能发挥受到极大关注。随着经济复苏、稳增长政策加码,实体经济的风险管理需求上升,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规模也迎来大幅增长,主要期货品种成交量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资金净流入势头强劲。从产业角度看,大宗商品作为风险管理工具的重要功能愈加凸显。今年以来,我国商品期货市场成交规模保持“先高后低”的良好态势。
市场人士认为,大宗商品市场的对外**使得实体经济风险管理更加需要对外**,可以通过国内资产进行风险对冲。今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使国内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得到有效释放。考虑到在国内基本得到有效控制,国内市场的风险管理需求有望进一步得到满足。此外,我国今年以来金融期货市场总体运行平稳,资产管理、期货避险等方面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满足了市场需求。
据记者了解,我国商品期货市场近年来的发展加快了市场规模的扩大,加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比重不断提升,市场交易量及流动性大幅提高。从目前的交易规模来看,今年以来,大商所商品期货日均成交量由20万手猛增至400万手,其中铁矿石、棕榈油、焦炭、焦煤、豆粕、豆油、玉米等品种的成交量均呈现较快增长态势。此外,企业套保交易规模增长迅速,市场结构不断优化,有力服务实体经济,部分新品种的上市和市场培育均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同时,大商所始终坚持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国家战略的根本宗旨,目前已在三大类期货期权品种上推出了包括铁矿石、豆粕、玉米、棕榈油、液化石油气、聚丙烯、聚*乙烯、木材、线型低密度聚乙烯、聚丙烯等9个期货品种的成功经验,为相关实体企业利用期货工具管理风险、保障生产经营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平台。
据了解,下一步,大商所将围绕服务实体经济的初心和初心,在大宗商品市场上不断探索创新、探索新的交易工具,持续完善市场体系,为实体经济管理风险提供更加丰富的平台。
场内期权交易上线
为推出场内期权交易平台,大商所在2017年正式推出了场内期权交易。首先是首个场内期权交易。目前该交易平台的场外期权是通过大宗商品合约的买入和卖出实现的。在此基础上,交易所的期权撮合、分级结算等业务系统从场内向场外打通,使得场内期权交易成为更为便捷高效的场内期权交易的一种方式。此外,为了满足实体企业的避险需求,交易所推出了面向专业投资者的竞价交易机制。该机制为专业投资者提供了多方面服务,在当前阶段大商所场内期权交易的基础上推出了场外期权交易,帮助他们控制风险、推动企业的投资风险,进一步推动企业进行避险。
目前,场外期权交易系统已经接入商业银行、券商、期货公司、保险公司等市场主体,具备量身定制的仿真交易系统,具备更加个性化、更加丰富的场内期权交易工具,满足客户个性化的场外期权交易需求。在开展场内期权交易时,客户可随时准备,参与对应的场外期权交易。今年3月,大商所将场内期权交易开通以来,客户可以利用已有的期权交易系统,在场内进行场外期权交易。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278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