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货是哪一年开始的
股指期货是一种金融衍生品,用于对冲投资者在股票市场上的风险。它的出现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那么,股指期货是在哪一年开始的呢?
股指期货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末的美国,当时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推出了第一个股指期货合约。该合约的标的物是标准普尔500指数(S&P500),并于1982年开始交易。这标志着股指期货这一金融工具正式问世。
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投资者们发现,股指期货可以让他们在股票市场上更加灵活地进行投资,同时也能够规避一些风险。股指期货的交易方式和其他期货合约相似,通过买入或卖出期货合约来进行投机或对冲。
股指期货的推出在全球范围内也产生了广泛影响。其他国家的期货交易所纷纷效仿,推出自己的股指期货合约。比如,日本在1988年开始交易日经225指数期货,香港在1986年推出恒生指数期货,英国在1984年推出富时100指数期货等。
股指期货的出现对于投资者的意义重大。首先,它提供了一种可以在市场上赚取正向和逆向波动的机会。投资者可以通过买入或卖出合约来获取利润,而不仅仅局限于股票的涨跌。其次,股指期货可以用于对冲投资组合的风险。投资者可以通过卖出合约来对冲股票的下跌风险,从而保护自己的投资。此外,股指期货还可以用于交易策略的实施,比如套利交易和波动率交易等。
随着时间的推移,股指期货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国的期货交易所推出了更多类型的股指期货合约,涵盖了更多种类的股票指数。股指期货的交易量也不断增加,成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总的来说,股指期货是在1982年开始的,起源于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的投资选择和风险管理工具,改变了传统股票投资的方式。股指期货的出现对于金融市场的发展和投资者的风险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1892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