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铜期货价格日内下跌,早间**后一路下滑,跌至36500元/吨一线。隔夜伦铜开于36800元/吨,收于36430元/吨,较上日下跌20-50美元/吨。日盘**后,铜价弱势盘整,随后继续下挫,最低至36490元/吨,收于36750元/吨,跌幅5-0.10*。
消息面上,上周五公布的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为50.5*,低于市场预期,连续4个月回落。PMI与官方制造业PMI走势背离,从而导致二季度GDP增速再度转弱。从调查结果来看,二季度GDP增速有望回到“6.5*”,但不会出现“5.5*”的连续下降。分析人士指出,从前10个月的经济数据看,国内经济增速总体保持稳定,新的一季度GDP增速降至7.0*,低于去年同期的7.4*,且增速持续回落。考虑到当前经济形势仍然较好,加上行业面临的调整压力,二季度GDP增速在5*左右有望“突破”5.5*的新高。
8月,铜精矿加工费连续走低。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7月我国精炼铜产量为85万吨,同比下降2.1*;1—7月精炼铜累计产量为824万吨,同比下降0.3*。1—7月我国精炼铜累计产量为808.55万吨,累计同比增长2.0*。7月我国精铜累计产量为851.14万吨,累计同比增长1.1*。数据表明,8月精炼铜产量较去年同期有所增长。
从成本端来看,上月美元走强使得大宗商品承压,叠加中国需求下滑,伦铜库存大幅增加,令伦铜库存增至349025吨,创2013年12月以来最高水平。伦铜库存增至353170吨,创2013年5月以来最高水平。上月LME铜库存再度攀升至346575吨,主要因为全球金属矿产量增加,以及中国进口矿增至1380.2万吨,预计四季度进口量将达1160万吨。库存增长的原因在于冶炼厂冶炼产能扩张,且待9月全球矿业产能的集中释放,中国精铜供应偏紧的情况将得到缓解,上半年铜价面临的下行压力并不大。
综上所述,上半年,内外比价不断走低,进口矿新增产能产量回升,从而使得国内精铜供应偏紧的格局得到缓解,但需求却并未明显增加。
7月底,铜精矿现货加工费持续走低,已经跌至160元/吨,在冶炼厂无**常开工生产的情况下,精炼铜产量不会增加。
现货市场上,近期LME铜库存持续增加,周三开始至周四为止,几乎每工作日都有进口铜流入。现货市场上,虽然期铜处于跌势,但是现货升水已经有所回落。周三国内现货市场报价较昨日节前也有所走弱,整体报价也在平水-升水10元/吨左右,多数中间商依然有挺价情绪,但贸易商心态偏空,加上需求面暂无改善,成交重心持稳。
目前,铜精矿加工费持续走低,创下六年多来的低点。
7月12日,中国铜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铜业)铜冶炼厂年产12万吨精炼铜及铜精矿加工项目正式投产。同时,铜精矿冶炼产能的扩大和加工费的下滑,将促使公司逐步成为全球最大的铜冶炼企业。
据悉,中国冶炼厂将在 7 月中旬实现精铜产量的全面提升,从而提升7月的产量,从而对精炼铜产量形成一定的**作用。
文章来源于网络,有用户自行上传自期货排行网,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meihuadianqi.com/14756.html